【财经分析】本月近500亿元地产债面临到期 下半年地产板块信用风险料有所抬升

新华财经上海7月18日电(记者 杨溢仁)本月是年内民企地产债的到期高峰,根据广发固收统计,本月地产债的到期及回售额497亿元,另外,8月和11月的到期及回售量也超过了300亿元。

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,热点城市和区域的房地产销售复苏节奏6月以来有所加快,但聚焦到债市领域,地产作为信用债市场中曾经的发行主体“大户”,后续表现能否有所回暖?地产销售数据的环比改善能否扭转市场对整个行业的一致预期?

分析人士认为,短期地产行业内部的结构分化仍是“主旋律”,预计优质房企伴随销售下行压力的逐步缓解,再融资能力将有所改善;而对于已曝风险或仍面临较大债务集中兑付压力的房企——难逃流动性持续趋紧和资产缩表,其信用弱化料将延续。

风险事件扰动市场“神经”

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,地产领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用层出不穷来形容。除了新增违约主体阳光城、福建阳光、鸿坤伟业3家房企外,进行债务展期的房企也明显增多,涉及阳光城、恒大、花样年、龙光、富力、融创、世茂、金科、融信、奥园等16家民企。

“2022年1月、3月分别新增了1家展期房企,4至6月每月新增2家,7月以来新增了3家,展期节奏有所加快。不仅如此,2022年四季度至2022年7月13日,展期地产债的余额合计达857亿元,明显高于违约债券余额的285亿元。”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指出,“房企面临流动性困境时,境内普遍采用展期方式,暂时缓解燃眉之急,但如果房企本身基本面和现金流未得到实质性改善,那么展期或意味着将风险滞后暴露。因此,在当前房企销售和融资未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,需对展期房企的现金流以及偿债压力进行密切跟踪,警惕其后续二次展期及实质违约的风险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地产舆情和海外加息背景下,中资企业的境外债券融资同样频频遇冷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2上半年地产与金融板块美元债的融资缺口加大,净融资规模分别为-262.00亿美元和-127.81亿美元,仅城投净融资为正,可幅度也不高,为98.74亿美元,美元债市场难言乐观。

鉴于2022下半年和2023上半年民企地产债的到期压力较大——到期及回售额为3163亿元,占2022年6月末存量债比重的66%,明显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,则在民企地产主体境内外债市“借新还旧”不畅,及其他融资渠道趋紧的多重压力下,该类主体曝出信用风险料为大概率事件。

刘郁提醒,“在借新还旧普遍受阻的情况下,那些债务到期压力较大的房企,其债券违约或展期的概率可能有所上升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一方面要关注房企销售的现金回流,另一方面需关注房企是否存在处置资产以应对偿债的压力。”

下半年马太效应料加剧

“展望下半年,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会有所上升。”南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陶铄称,“当前国内仍处于经济弱复苏的状态,企业的现金流或者说抗风险能力经过疫情这几年的冲击,确实会面临巨大的压力,投资者应保持理性。”

“身处经济下行周期,市场机构必然会控制自身的风险偏好,这也使得全市场风险预期趋于一致(购买风险趋同的资产),并导致某一类资产价格迅速下降,继而加剧强者恒强,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。”贾亮亦指出,“现阶段,很多处于危机边缘的企业已经陷入再融资困境,且很难获得资金青睐。”

对于仍有需求布局地产板块的投资者,机构建议聚焦国企债券,其整体安全性相对较高。而基于公司经营水平、财务安全性和债券收益率等多方面因素,目前可将国企地产债划分为四大类型。

其一,为均好型房企。这类房企的财务指标优秀、财务安全性高,操盘能力和土储质量也均处于行业靠前水平,同时依靠强大的股东背景,融资渠道顺畅且融资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平,抗风险能力强,能够穿越行业周期性,该类地产债估值稳定性较高,适合长线资金做长期配置型投资。

其二,为错配型房企。这类房企的经营水平和融资能力会出现错配,其销售及操盘能力在行业中并不出众,或由于历史原因债务负担过重,或兼具一定规模类城投业务导致投资支出较大且盈利能力不出色,但是房企股东背景较强,融资条件不差,财务安全性较高,因此整体债券收益率相比均好型房企更高(可能存在短期估值波动),机构建议,能够承受一定短期净值波动的投资者适当拉长久期获取超额收益。

其三,为成长型房企。此类房企目前仍处于相对扩张期,拿地面积和拿地强度排名行业靠前,相应需要加强融资和项目去化。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,这类房企债券适合进行中短久期配置或把握交易性机会,长期投资需要兼顾估值历史分位数,同时重点关注拿地溢价率及后续去化水平,融资可持续性及债务到期压力。

最后,是一般型房企。这类房企或经营情况有待改善或债务压力相对偏重,当前融资相对顺畅可融资条件在行业中并不靠前,依赖于股东背景实力和流动性支持。对于该类债券,出于审慎考虑,机构更建议短期配置,同时需时刻关注股东支持意愿和能力,若股东支持能力下降或支持意愿下降应及时调整配置需求。


编辑:史可


声明: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
 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,仅供参考,不代表北京农商银行观点。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(或声称造成)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